
1月11日,致公党广州市委会联合致公党广东省委会、市政协港澳委召开粤港澳大湾区座谈会。致公党广东省委会副主委、广州市委会主委陈怡霓,致公党广东省委会专职副主委黄小彪,省人大常委会委员杨英,致公党广东省委会常委陈玮,省委会社法委副主任周莳文、杨桦,经济委委员周锐波,联络处处长徐俊英,参政议政工作处副处长黄静,市政协港澳委副主任龚志成,以及暨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州航海学院等高校部分专家学者,市政协部分港澳委员30余人参加座谈。
陈怡霓介绍了召集此次座谈的背景。第十三届市政协对提案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组织了多个大型专题调研。中共广州市委、市政府也通过多种方式给政协出题目,政协委员的参政议政水平不断提高。港澳委员有很多好的想法,但由于对内地了解不够深入,一些建议的可操作性受到影响。因此组织粤港澳三方专家、政协委员共同探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对于进一步明确参政议政联合调研方向有重要意义。
专家学者、港澳委员表示,要明确大湾区建设成功的标志是什么,对GDP、研发能力、人才培养等指标要有所侧重。在吸引海内外投资过程中,要能使各方理解大湾区潜藏的巨大市场容量和市场机会。大湾区创新产业的发展,要能带动相关研发及人才培养。粤港澳大湾区要能够发挥港澳优势,让港澳融入国家发展大战略,实现三地融合发展。大湾区是两种社会制度、三套法律体系,要实现人流、物流、资金流、税务等方面的融合发展,存在很多体制及法律障碍,有大量工作要做。内地每年有几千名优秀年轻人到香港发展,大湾区建设要能够给香港年轻人更多发展机会。大湾区要能够为更多中小企业提供更便利的营商环境和,更可预期的法制环境。大湾区建设反映的是区域一体化的进程,相关法律冲突的研究对接工作要细化。
黄小彪表示,将认真梳理专家和委员们的意见建议,在广采众长的基础上确定联合调研的题目。
会议指定了粤港澳三方的联络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