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你博

图片
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要闻 > 浙江
新时代,民主党派的新方位新担当新征程

  今天,我们在这里纪念“五一口号”七十周年,就是为了重温多党合作历史,总结过去,思考当下,面向未来,在新时代背景下,民主党派要明确历史方位,树立担当精神,开启新征程,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增添强大力量。 

  缅怀民主党派老一辈领导人的担当精神 

  翻开中国沉重的近现代史,自1840年开始的鸦片战争,中国就逐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过一代代仁人志士百年的艰苦卓绝奋斗,终于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然而到了1948年上半年,中国所面临的“两种命运、两种前途”已泾渭分明:国民党的战事已是强弩之末,蒋介石一意孤行的独裁、专制统治行将被推翻;共产党倡导和致力于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的新政权,随着人民解放战争的迅猛推进而提上议事日程;国民党策划和制造的“校场口惨案”、“下关惨案”、“李闻惨案”等一系列惨案,使民主党派贤明人士从“第三条道路”的幻梦中清醒过来,只有同共产党团结合作,一起推翻国民党独裁政权,才能建立一个独立、民主、和平、统一的新中国,成为各民主党派的共同愿望、自觉选择与历史担当。 

  为了迎接全国革命胜利的到来,中共中央在1948年4月30日,发布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5月1日《晋察冀日报》头版头条刊发了“五一口号”,5月2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全文发表,郑重宣布“今年的‘五一’劳动节,是中国人民死敌蒋介石走向灭亡的日子”“是中国人民走向全国胜利的日子”“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得到了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的热烈响应。5月2日,在香港的各民主党派代表对“五一”口号进行了热烈广泛的讨论。5月5日,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的李济深、何香凝,中国民主同盟的沈钧儒、章伯钧,中国民主促进会的马叙伦、王绍鏊,中国致公党的陈其尤,中国农工党的彭泽民,中国人民救国会的李章达,中国国民党民主促进会的蔡廷锴,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的谭平山和无党派民主人士郭沫若等,联名致电毛泽东,响应中共“五一”号召,拥护召开新政协。同一天,他们还向国内各报馆、各团体及全国同胞发出《响应中共“五一”号召的通电》,指出:中共“五一”号召“事关国家民族前途,至为重要。全国人士自宜迅速集中意志,研讨办法,以期根绝反动,实现民主。用特奉达,至希速予策进。”5月7日,台湾民主自治同盟发表《拥护中共“五一”号召告台湾同胞书》。当时在上海处于地下状态的民主建国会中央也于5月23日秘密召开常务理监事会议,通过决议,响应中共“五一”号召。此后的两个月内,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无党派民主人士、海外华侨纷纷以各种方式发表通电、声明、宣言、告全国同胞书,积极响应中国共产党号召。 

  “五一口号”的发布后,以致公党为例,生动展现了各民主党派为建立新中国表现出来的担当精神和实际行动。1948年5月5日,致公党领导人陈其尤和各民主党派领导人以及无党派人士,向国内外各报馆各团体及全国同胞发出《各民主党派为召开新政协致海内外电》和《各民主党派为召开新政协致中国共产党电》。6月9日,致公党单独发表了《响应中共中央“五一”号召宣言》。《宣言》指出:“全国人民和人民敌人之间的生死斗争已经达到最尖锐化,革命和反革命已明显地划分为两个阵营,人民已没有第三条道路可以观望”,明确表示“中共在中国革命艰苦而长期斗争中,贡献最大而又最英勇,为全国人民起了先导和模范作用,因此这次新政协的召开,无疑我们得承认它是领导者和召集人”,并断言“历史决定了独裁者将要走进自己掘好的坟墓,人民必然获得解放和翻身。新中国已经胎动,将在旧中国的崩溃过程中建立起来!”《宣言》还提到“今天的中国革命少不了华侨同胞在精神上和物质上的支援”,号召华侨同胞将来“回到民主的祖国的怀抱,参与新中国的各种建设,使中国成为一个独立、自由、康乐的国家”。同时,致公党中央执行部还函电美洲、南洋各地致公党党部,“切实研究这个重要号召的意义,展开广泛的讨论”,得到了普遍良好的反应,一致希望能“建立真正属于以人民全体的、平等的、合理的民主政权”。这是中国致公党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重要标志。著名旅美侨领、中国洪门致公党创始人司徒美堂公开声明拥护中国共产党及召开新政治协商会议、组建人民民主政府的主张,并冲破重重险阻回国,用果敢行动拥护中国共产党的号召。 

  1948年11月23日,陈其尤代表致公党应中共中央的邀请与马叙伦、郭沫若、许广平等离开香港北上参加新政协的筹备工作。1949年1月22日,受中共的邀请,陈其尤与到达解放区的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及无党派民主人士李济深、沈钧儒、马叙伦、郭沫若、谭平山等联合发表题为《我们对于时局的意见》的声明,明确宣告“在人民解放战争进行中,愿在中共领导下,献其绵薄,贯彻始终,以冀中国人民民主革命之迅速成功,独立、自由、和平、幸福的新中国之早日实现”。28日,致公党发表《拥护毛泽东时局声明》,坚决支持“将革命进行到底”。历史事实说明,以1948年“五一口号”的发布为分水岭,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在中国革命即将胜利的重要历史关节点,认同了中国共产党的民主政治价值理念,心悦诚服地承认和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是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第一次明确地提出在政治上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为了国家与民族的前途与命运而表现出的大无畏的历史担当精神。 

  纪念“五一口号”给我们的历史启迪 

  回顾历史,在1948年“五一口号”之前,中国共产党同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之间虽然并肩战斗、相互支持,但还只是基于反对内战和独裁,争取民主与和平的共同斗争目标基础上的政治合作关系,不存在谁领导谁的问题。在长期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通过艰难的探索,深刻认识到,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彻底实现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只有坚持共产党的领导,中国人民才有光明的前途和未来。中共发表“五一”号召就得到各民主党派积极响应,是中国共产党同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的关系,由一般的政治合作进一步跃升为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政治合作的重要转折点,这是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政策和策略所获得的巨大成功,是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发展史上的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的历史界标,标志着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公开、自觉地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标志着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坚定地走上了新民主主义、社会主义的道路,标志着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和政党制度建设揭开了新的一页,奠定了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模式。 

  回顾七十年前的历史,“五一口号”充分展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广泛的社会接触与实践能力以及对马克思主义的正确理解与准确运用。“五一口号”预示着政治上谩骂争斗的结束,团结、合作、批评、帮助的开始。“五一口号”使民主党派及民主人士有了展示治国才能的舞台,这是中共艰苦奋斗、流血牺牲换来的成果,成了民主党派及各方有识之士、进步人士共同的政治舞台。由于中国共产党人的大度、领导才能和取得的巨大战果,自然成了各方的中心,成为时代的核心力量,各方各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自觉地接受中共的领导。从历史的发展进程和实践成果看,由“五一口号”发展而成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多党合作的政治道路愈走愈宽,从而保障了中国人民享受和平、团结一致、社会繁荣,国家的事业蒸蒸日上,由此给了我们的历史启迪: 

  一是更深刻地认识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巩固多党合作的思想政治基础。当年,各民主党派积极响应中国共产党关于召开新政协、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号召,聚集在共产党的周围,拥护共产党的领导,是自觉的郑重的历史选择。今天,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实践已经包涵于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之中,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理论已经包涵于中国特色民主政治理论之中,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这一切都是由“五一口号”的发布所奠基的。 

  二是更好地继承和发扬老一辈领导人与中国共产党长期亲密合作的优良传统和担当精神。回顾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同中国共产党团结合作的光辉历程,老一辈领导人的坚定政治信念、高尚品质和爱国精神需要代代相传、发扬光大,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事业需要一代一代人来继承和发展,已经成为各民主党派在政治继承、组织建设和发扬传统的自觉与传承,成为世代相传的的一种文化基因,指引了一代代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长期亲密合作,继续谱写时代的担当精神和创新精神,这一切都是由“五一口号”的发布所奠基的。 

  三是更积极地履行参政党参政议政、民主监督职能,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赋予它新的时代内涵。我们纪念“五一口号”,可以时刻提醒我们我国的政治制度即中国共产党领导、多党合作的重要性。国家大事,不是一党一派的私事,做好国家的事情需要各方的努力与精诚合作,民主党派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不同情况上都要与中国共产党“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并在新的时代要赋予新的时代内涵,这一切都是由“五一口号”的发布所奠基的。 

  开启新时代的民主党派新征程 

  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要特征,是对我国发展形势作出的重大判断,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也是民主党派新的历史方位。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然而目标越伟大、任务越艰巨,就越需要凝聚人心和共识、汇聚智慧和力量,民主党派大有可为,在新时代中找准新方位开启新征程。 

  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统一战线是党的事业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必须长期坚持”“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支持民主党派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要求更好履行职能”。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对民主党派的郑重承诺,更是信任与期待。我国面临进入全面建成小康决胜阶段,经济发展进入转型期,社会矛盾进入多发期,改革进入攻坚区深水区,国际形势面临严峻挑战,民主党派在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推进落实中提供强大持久广泛的支持,这既为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提供导航定向,又明确了方法路径,民主党派在新时代开启新担当。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伟大政治创造,是从中国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新型政党制度。民主党派要不断增强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自觉维护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自觉维护中共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工作,在事关道路、制度、旗帜、方向等根本问题上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步调,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在新时代得以坚持和完善,为人类政治文明的进步,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这是民主党派的政治使命。 

  每个民主党派又各具特色,如致公党,秉承“致力为公、侨海报国”宗旨,放眼天下,为实现“中国梦”凝侨心、聚侨力,充分发挥侨海优势,为国家“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凝心聚力,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我们国家地广人多,情况复杂,存在着党派差距、地区差距与阶层差距的不平衡情况,需要各民主党派中央更加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和求真务实,有针对性对不同省份地方组织进行思想、组织、参政等方面的指导、培训与考核,保持上下级思想统一、政情通达、为国效力;地方组织要因地制宜,突出党派特色,传递正能量、发出好声音、展示新形象,做好沟通思想、协调关系、理顺情绪、化解矛盾的工作,凝聚广泛共识,为改革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形成强大合力,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营造良好社会环境,这是民主党派的主要任务。 

  作为民主党派成员,必须要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四个意识,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四个自信,提高“政治把握、参政议政、组织领导、合作共事、解决自身问题”五种能力,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自觉维护好党派形象,扩大党派的影响力,在围绕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等攻坚战中破解难题,在“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深化改革中广建良言、广献良策,协助政府做好社会矛盾化解工作,为中共中央和地方政府决策提出参考,始终成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重要力量,在新时代中开启民主党派高质量的新征程。(徐国青) 

本网站由北京凯行同创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中国致公党版权所有京ICP备100128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