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你博

图片
当前位置:首页 > 履行职责 > 参政议政 > 社情民意
提升先进制造业服务能力推进制造模式“服务化”的建议

  青岛市政协委员,致公党员,青岛市技术市场服务中心主任助理伍晓强反映:

  制造业是一个国家工业的主导力量,在国民经济中发挥主要作用。自金融危机以来,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就特别重视实体经济的振兴,新任总统特朗普更是提出“制造业回归美国”,以此解决曾困扰美国的“制造业空心化”问题。

  我国从改革开放以来,凭借巨大的制造业总量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但近几年,随着我国进入经济新常态,制造业发展也面临巨大压力,且我国制造业长期存在“大而不强”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制造业产业链整合能力不足,产业整体尚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我国制造业发展模式主要是靠要素驱动,特别是人口红利以及投资驱动,在许多领域的产业布局,都由跨国公司主导,制造业往往集中于产业链中低端,难以有效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在国际市场缺乏定价权、话语权。此外,低端供给过剩,大量关键装备、核心技术和高端产品仍依赖进口。

  二是制造模式单一,生产性服务能力薄弱。我国制造业主要是承接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制造模式就是简单的加工、代加工。市场营销方面,国内制造业企业往往是产品的“一次性”销售,基本没有附加高额增值效应的售后及其他延伸服务,竞争手段只会打“价格战”,陷入国内同行低价恶性竞争的不利局面。

  三是制造业人才供给不足,职业教育亟待改善。我国制造业面临高技能人才供给不足,领军人才和“大国工匠”紧缺,支撑制造业转型升级能力不强等问题。同时,职业教育和培训欠缺,一方面,重普教、轻职教,重研究型人才、轻技能型人才的现象仍很突出,劳动人事制度仍将学历作为就业和选才的主要标准。另一方面,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中存在中等与高等职业教育沟通衔接不畅,产教融合不够深入与工程教育实践环节薄弱等问题。

  2015年我国发布《中国制造2025》,提出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为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大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中国制造向中高端迈进,实现先进制造模式“服务化”,针对制造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建议:

  一、强化先进制造业服务能力建设顶层设计

  按照《中国制造2025》战略规划要求,强化顶层设计,重点打造先进制造体系与新型产业生态,以核心骨干、龙头企业为核心,注重提升先进制造业综合复杂供应链的管理水平,侧重拉伸与延长产业链,加快先进制造业扩链、强链、补链进程;推动“生产前”环节,如产品设计、工艺流程设计等与先进制造业的“制造生产”环节紧密结合,实现设计、产品与流程及先进制造业创新能力的同步提升。

  二、注重大数据技术手段支撑,“智造”+“制造”

  注重“互联网+”在先进制造业的应用,强化大数据支撑,构建全产业链和全价值链信息交互与智能协作的产业生态体系。推动工业物联网信息化向智能化发展,有效使用工业装备及产品里嵌入的基于互联网的各类传感器,收集并积累装备数据与信息,推进产品与数据的紧密化进程,实现工业装备产品与增值服务的一并交付,提高先进制造业服务的增加值,实现更高的边际收益。

  三、完善职业教育培训,培养“大国工匠”

  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培训体系,提高职业教育培训水平,保证工程师和技能人才的有效供应。充分借鉴德国支持中小企业及其“隐形冠军”的做法,在职业教育体系中提供更多的职业训练和技能训练,根据需求灵活调整专业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倡导“工匠精神”,为制造业企业培养需要的技能人才;开发再培训课程计划,保持技工、工人技能的更新与推陈出新,造就新时代的“大国工匠”,为“制造强国”夯实人才基础。

  四、借力全球化,合理“服务外包”提升核心竞争力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在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同时,应合理借助全球化带来的福利效应,将会计服务、物流服务、加工服务、人力资源管理以及IT服务等产业链非核心服务以“服务外包”方式外包给世界500强的专业化服务公司,整合优势资源为我所用,从而实现整个制造业服务能力的优化和提升,推动先进制造业“服务化”进程。例如英国的捷豹路虎就将其供应链物流的服务管理交由DHL负责,并将DHL的服务有机整合成为捷豹路虎制造工业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本网站由北京凯行同创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中国致公党版权所有京ICP备100128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