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朋友,你看过电视剧《下南洋》吗?我的祖辈也是这样,背井离乡下了南洋。虽然他们漂泊在异国他乡,但心中始终惦念着故土家园——“唐山”。
当日本侵略者的铁蹄残暴地践踏中国,蹂躏东南亚时,我的祖父为了魂归故里,毅然拖着满身伤痛的病躯,携妻带子告别了南洋,几经辗转终于回到了祖国,回到了家乡。当时,依偎在他身边的小男孩就是我的父亲。
在水深火热中挣扎的劳苦大众,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来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
党的阳光沐浴着我的父辈成长。1952年,我父亲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为保卫祖国扛起了枪。在革命大熔炉里接受考验并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后来,他又随部队转业到边疆,在大漠戈壁奋斗了三十年。在那场十年浩劫中,他也曾因归侨的身份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然而他对党的忠诚,对共产主义理想的信仰始终没动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春风中他又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我的父亲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共产党员,又是一名默默无闻的归侨。几十年的岁月沧桑,他无论在哪个岗位上,都始终如一踏踏实实地做好本职工作,从不懈怠。令人遗憾的是父亲在六十五岁时就驾鹤西去,而他对自己的一生无怨无悔,真正做到了:毛主席的战士最听党的话,哪里需要到哪里去,哪里艰苦哪安家!
我的母亲是在“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歌声中背着书包进学堂的。十七岁时听从党的召唤,奔赴祖国边疆,在那度过了二十一个春秋。这期间,她先后写了三次入党申请书,终于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人到中年她又踏上闽西这片红土地。她为党的教育事业辛勤耕耘了近四十年,并多次荣获省市的表彰。母亲真正做到了:党叫干啥就干啥!
这就是我父辈的足迹,它深深地映入了我的脑海,刻在了我的心里。父辈的足迹给了我教育和启迪:与党同心同德,与党同心同向,与党同心同行!
通过一系列的学习使我领悟到“同心”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的历史经验总结和指导方针。我们首先要认真学习领会其精神实质,二是落实到行动上,努力完成好本职工作。近十年来,我与时俱进地开展了课改实践工作,因此也取得了一些成绩:撰写的论文曾先后在省、市及全国获奖;被评为“新罗区课改先进个人”;并且还荣获了“龙岩市骨干教师”称号……
在致公党的各项活动中,我以热情饱满的态度参与其中。积极献言献策,写好社情民意,关注焦点事件……另外,我还及时向海外亲属介绍改革开放后家乡的巨变,邀请他们常回家看看!
我就这样沿着父辈的足迹前行——
是的,就这样,沿着父辈的足迹,同心跟党走;就这样,沿着父辈的足迹,信念不动摇!
朋友们,让我们携起手来:同心同德心向党,共议大业谱华章;同心同行明方向,民族振兴国运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