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你博

图片
携手并肩,共赴新征程

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坚定不移贯彻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加强同民主党派合作共事,谱写了多党合作事业发展的新篇章。

十八大以来国家建设取得巨大成就,而国内外形势变化和我国各项事业发展都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重大时代课题,这就是必须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十九大报告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进行艰辛理论探索,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突出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给我们参政党党员、我们领导干部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

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权威,坚决拥护中共十九大作出的各项决策和部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回答了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如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问题,是共产党在成立90多年、执政60余年后维护执政地位、走出“历史周期率”,实现长期执政、稳固执政的理论探索。“立足于新时代的历史方位,着眼于社会主要矛盾转变的判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八个明确’阐明了其深刻内涵,以‘十四个坚持’为基本方略,为中国在新时代的发展指明了航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组成部分,写出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新版本’,写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新篇章’”有专家学者表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独具风格、自成体系,既“任你博”,又“继续前进”,既不忘本来,又开辟未来。

巩固和发展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的成果。勇于自我革命,从严管党治党是中国共产党最鲜明的品格。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密切联系群众,从上至下,在领导干部中,积极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实施八项规定,践行“三严三实”,改进工作作风,严肃劳动纪律,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活动常态化制度化,制定或修订了《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若干规定(试行)》等党建规章制度,从思想、作风、制度等多方面根除“四风”问题,全面推进推进从严治党。

不忘合作初心,继续携手前行。全国政协副主席、致公党中央主席万钢在谈论十九大报告体会之时表示,致公党作为参政党,将把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十九大报告作为深刻领会中共中央新精神、提升自身建设的重要鞭策,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致公党的首要政治任务。致公党作为参政党,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周围,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同中国共产党亲密合作的最大共识,不断巩固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作为一名致公党党员,要充分发挥民主监督作用,履行参政只能,团结其他党员同事,以相同的情怀,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

持之以恒正风肃纪,思想上根除不正之风。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夺取反腐败斗争的压倒性胜利,展示了共产党人继续拔除腐败毒瘤,对腐败零容忍的坚定态度,建设廉洁政党的断腕决心。作为一名领导干部,行为作风,品格境界直接影响下属、单位乃至城市、社会的风气。领导干部既要守住理想信念宗旨这个“高线”,也要守住党的纪律规矩这条“底线”。理想信念是领导干部的精神钙质,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对理想信念的坚守和涵养。领导干部要坚持修身养德、砥砺信念,对于思想防线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对精神钙质坚持“保养”、把好“总开关”,补充正能量。守纪律、讲规矩是检验党员干部对党忠诚度的重要“标尺”。领导干部不守纪律、不讲规矩,不仅会在社会上造成恶劣影响,更给党的事业也会造成严重损害。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牢固树立纪律和规矩意识,在守纪律、讲规矩上作表率,坚持维护党中央权威和党内团结,遵循组织程序,服从组织决定,管好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

身体力行,争当高素质高觉悟的领导干部。为人民谋幸福是领导干部的事业核心。只有脚踏实地,兢兢业业,为人民群众办好事、办实事,才能为人民群众营造公平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领导干部要创事业也离不开山清水秀的政治生态,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身正令行,多做提提领子、扯扯袖子的工作,使干部在思想上划出红线、在行为上明确界限,以严与实的作风与态度面对工作,引领社会风气。

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振兴钢都教育。人口流出,人才流失已经是东北地区经济衰退的重要诱因与表现,致使当前陷入人才流失与经济下滑的恶性循环。培养人才是根除人才匮乏的根本途径。教育是民生事业,教育质量的高低、公平与否,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对政府的信心与认可,只要保证人民对教育的满意度不断提高,才能说明我市教育水平的不断提升。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为此我们坚持扶贫助学、开展教育扶贫,保证农民工子弟获得优质教育资源,促进农村学校办学质量提高,保证残疾儿童正常入学;分班入学,启动“阳光工程”,避免择校择班现象;提高教育质量,教育均衡化、特色化发展,促进人才的多样化;推动职业教育发展,加强专业化、技能化教育教学;加强教育行风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教育事业与教育产业结合推动经济发展。根据我市情况,拓展教育事业领域,挖掘产业潜力,发展PPP模式,推动民办教育与公办民助形式,保证教育的非营利性原则,强化标准,加强监管,规范民办教育办学方式,推进民办教育特色化,科学化发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从苦难到辉煌,从贫弱走向复兴,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把党的事业推进到今天的历史高位,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共同的奋斗目标。领导干部正在进入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新时期,十九大报告表明,共产党人将继续从严治党不放松,接受广泛监督,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夺取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我们的国家距离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中国梦近在咫尺,我们参政党要充分履行参政议政只能,发挥民主监督作用,互相鞭策,携手前行。在国家发展的重要机遇期,在东北振兴的重要转型期,我们领导干部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刻领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为钢都振兴,民族复兴贡献力量。

本网站由北京凯行同创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中国致公党版权所有京ICP备100128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