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在紧张热烈地进行着,与略显料峭的北京的晚秋天气形成鲜明反差的是人民大会堂内的气氛却是火热入炬。随着大会的开幕、总书记的报告、代表团分组讨论等相关热点消息密集地发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时代下社会的主要矛盾等新词、热词也在广袤的神州大地上迅速成为主流媒体和自媒体的关键词,牢牢占据了各大搜索引擎的头条,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股学习十九大、领会十九大精神的正能量的洪流。让这个地球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再一次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
作为这样一个泱泱大国、礼仪之邦的如此重要的大会,作为一个决定着未来若干年党和国家前进方向的大会,作为一个能够影响着十几亿人民衣食住行国计民生的大会,诚然是无论如何精心准备都不为过的。然而,从大会开始到现在,我们惊喜地发现,这次大会从一开始就向世人展示出一个“简约而不简单”的基调。从代表全国十几亿广大人民群众的2287名代表踏上行程的那一刻起,一股清新务实的风气就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与以往的“热情”不同,本次会议没有了庞大的车队迎来送往,取而代之的是大会会务组调剂用车。出发没有送行,住地没有条幅、拱门和盛大的欢迎仪式;房间不备水果、餐饮均为普通的家常自助餐。代表团服务工作人员人数明显减少,代表中的省级领导不带秘书,会议现场甚至连总书记做报告的时候旁边都没有出现绿植的影子。这种朴实、务实、求实的会风如同一股清流,萦绕在每个参会代表的心中。这样做减法,减去了很多不必要的繁文缛节,无疑会使代表们更加专注于会议本身,更加着眼于如何履行自己的神圣使命。这绝不仅仅是形式上的改变,由此我们可以更加清晰地感受到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和国家领导集体对于党风建设方面的决心和意志。过去的五年,党中央以雷霆万钧之势重拳出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表现出对党内腐败毒瘤零容忍的决心。无论是老虎还是苍蝇,只要是做出了有损于国家和人民的事情,必将受到党纪国法的严厉惩治,刮骨疗毒固然痛彻心扉,但毒瘤不除,受到致命威胁的终将是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和党。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反腐已经深入人心,取得了丰硕的成绩,冬天过去了,春天还会远吗?
形式上简化了,代表们的参与热情却大大提高。新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在代表团分组讨论的过程中,各地区、各阶层、各民族的代争分夺秒,抢着发言,忙着记笔记;在用餐的短暂时间里,也常为了某些问题而时刻交流;在会场上更是专心致志领会总书记重要讲话的精神,逐字逐句去消化报告的精髓。作为大多数的坐在电视机前的你我来说,当我们在街头巷尾,茶余饭后热议着报告中的相关热点,解读着党的发展方针的同时,我们也更能够深深感受到代表们那种惜时如金的作风和肩上沉甸甸的使命感。
仔细通读了十九大报告,更能感受到前文提及的会风、党风的改变并不是昙花一现,做做样子给别人看的。正像国外某位记者在十九大现场发回国内的报告中说的那样,中国共产党这次十九大的报告,充分体现出了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以人民利益为重的主导思想。我们不难发现,在这次的十九大报告中,涉及到很多关系民生的问题,都不是那种高大上、远而空的数据和目标,而是由一个个实实在在,切实可行的方案汇总起来,更加贴民心,接地气,看着解,想着有盼头。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十九大报告提出促进农民工多渠道就业创业。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确保到2020年农村贫困县全部摘帽。十九大报告还提出,加强社会保障体系,社保全国统筹和养老保险全民参与,从最大限度上解除广大人民群众的后顾之忧,为了使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更上一层楼,十九大报告还提出要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缩小收入分配差距等要求。为了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十九大报告还不遗余力地为人民群众的生活圈助力,提出健康中国战略,要确保食品、药品安全得以更完善的保障,加强生态系统保护,对环境污染发起总攻,打赢蓝天保卫战。一系列举措和要求,无疑将为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的提高起到强力的推进作用。
再过两天,十九大就将落下帷幕,大会的结束并不意味着停歇,中华民族全面伟大复兴的号角又将吹响,相信以这次大会为契机,全国人民将更加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任你博,砥砺前行,在更加清新的风气的滋润之下,奋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康庄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