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九大开幕式上,习近平同志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报告回顾了十八大以来,我国在经济建设、体制机制改革、民主法治建设、思想文化建设、民生保障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建设、军队建设和港澳台工作及外交布局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与历史性进展,全面、系统、充分地肯定了五年来取得的新成果,并根据我国的发展进程做出了两个重大的战略判断: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二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新的变化。
人民是国家发展的建设者,发展成果的获得者与享有者。报告中的判断无疑是对建设成果的肯定,更是对各行各业劳动者的激励与赞扬,凝心聚力,奋勇向前,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胜利。报告中,对教育领域的论述尤其令我振奋。
教育是民生工程、关系人民切身利益,体现社会公平,更是强国之基,引领国家未来的伟大事业。报告中高度概括了我们十八大以来的教育发展,“教育事业全面发展,中西部和农村教育明显加强”,教育部部长在记者会上说“这五年是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五年。可以这样讲,一批标志性引领性的教育改革方案都已出台,教育新体制四梁八柱搭建起来。我们现在整体上已经进入了全面施工,内部装修的阶段”。教育这五年是波澜壮阔的五年,我们的教育事业在高考改革、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农村教育、特殊教育以及高等教育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取得长足的进步。然而,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们的教育事业又面临了新的挑战,开启了新的征程。
解决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提供公平而高质量的教育。在实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的基础上,人们对教育品质的要求不断提升,教育领域的“不平衡不充分”逐步凸显,且多样而复杂,是当前教育困境的核心症结。“不平衡不充分”表现为择校热、留学潮且留学低龄化趋势,轻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教育培训行业不规范,优质教育资源不足,区域配置不均衡等现象,存在于各教育阶段。十九大提出的教育发展规划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我们必须加快区域协调发展,大力支持农村地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教育发展,结合钢都振兴和乡村地区振兴战略,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树立正确人才观,弘扬工匠精神,加强继续教育,建设学习型社会,打造学习型城市;充分发挥市场经济作用,规范和鼓励社会力量办学;完善资助体系,决不让一个孩子因为家庭困难而失学;提高教师素质,在全社会倡导尊师重教。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人才培养战略。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科教兴国、人才强国。人才培养离不开教育,而人才战略日益成为促进科学技术创新、国家进步的关键要素,人才资源关系国家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根据建设创新性国家的需求,以及全面振兴老工业基地和“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我们要树立正确人才观,尊重学生个性与兴趣,促进高考体制改革平稳落地,以评价机制改革倒逼培养方式变革;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营造良好科研环境,促进科研成果转化,提供人才创新动力;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推动人才交流,为国家和社会提供高素质人才。
推动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助力脱贫攻坚。从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决打好精准脱贫的攻坚战,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的检验。教育是铲除“贫根”的根本途径,要加大贫困地区尤其是贫困人口的教育扶持力度,完善教育资助制度,在防止因教致贫的基础上,决不让一个孩子因为家庭困难而失学,阻止贫困代际传递,触发社会阶层流动,以教育公平推动社会公平。
坚定文化自信,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文化强国家强,文化兴民族兴。树立大国外交形象,坚定文化自信,加大民族优秀历史文化的传播,促进社会主义文艺繁荣,提升文化软实力,离不开教育。十九大报告强调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的引领作用,坚持全民行动、干部带头,从家庭做起,从娃娃抓起。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我们要强化传统文化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继承和创新优秀的传统文化,以教育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
创新教育治理与服务方式,敢啃“硬骨头”。教育事业的特殊性决定教育改革的难度大。正如教育部部长回答记者是说,首先教育是个慢变量,一个变化周期至少需要三年,改革成果见效慢;其次,教育改革关系个人、人民的切身利益是人的改革;最后,教育改革涉及方方面面是综合性改革,评价标准多元化。而目前,还有亟待解决的问题,如高考改革,我省将于2018年启动高考改革,要求我们必须做好准备,明确改革方向,加强政策宣讲力度,讲家长和学生的获得感作为改革评价标准,确保顶层设计和推进落实相统一;此外,随着二胎政策的放开,我们将面临“入园难入园贵”以及非贫困原因的辍学问题,如何保证高中就读率。教育部部长的解释,提出了新的目标与方向,依据“顶层设计”,形象的说是“四梁八柱”的改革措施已出台,我们已经进入全面施工和内部装修阶段,“全面施工”就是说现在出台的教育改革方案都在实施,而且进展良好。“内部装修”就是说一些进展比较快的,处于龙头地位的,这样的改革措施已经开始“内部装修”了,现在我们着眼于试点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完善和解决,蹄疾步稳,把我们的教育改革向前推进,为教育现代化,为建设教育强国提供体制保障。
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引导教育战线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加强和改善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课集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文化教育于一体。我们的教育旨在培养社会主义的高素质劳动者,必须保证思想政治课的质量和效果。教育领域的党代表就此发表看法,给予新的启示。思想政治课要以学生为主体,围绕学生所需,从学生的立场、老师的角度和传输的过程进行完善补充;加大思政教师培训,打造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有知识能力,有热情激情,有研究钻研精神的思政教师队伍。
面对的诸多新问题、新挑战,其核心是教育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党的十九大报告给我们打了一支强心剂,振奋人心,尤其令教育工作者深受鼓舞,“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我们更加要迎难而上,巩固教育领域发展成果,攻坚克难,推动教育的平衡和充分发展。在党的十九大报告勾勒的教育发展蓝图指引下,教育工作者更有干劲,士气高昂,兢兢业业,开创教育事业新时代,开启新征程,营造新气象,建设高质量均衡发展的教育,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实现钢都的全面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