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0年前,中共中央发布“五一口号”,号召“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1948年5月5日,致公党领导人陈其尤联同在港各民主党派领导人李济深、沈钧儒、何香凝以及郭沫若等无党派民主人士,通电响应“五一口号”。6月9日,致公党又单独发表了《响应中共中央“五一”号召宣言》,宣言特别强调“中共在中国革命艰苦而长期斗争中,贡献最大而最英勇,为全国人民起了先导和模范作用。因此,这次新政协的召开,无疑我们得承认它是领导者和召集人”。这是致公党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重要标志。
拥护“五一口号”亲历者、致公党中央原主席黄鼎臣指出:“中国致公党之所以能够真正转变成为一个革命的政党,完全是因为有中央的影响和帮助。回顾致公党的历史,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廖承志、方方、许涤新、连贯等都对致公党的工作给了很大的帮助和指导。”“所以我常说: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今天的致公党”。本文从历史的角度出发,重温抗战胜利后,致公党恢复组织,召开三大、拥护“五一口号”、参加新政协的历史,探索多党合作形成的优良传统以及“五一口号”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以期对致公党坚持中共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提供历史依据和理论参考。
中共对致公党的认识和肯定,最早见于1935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发表《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把致公堂(党)列入中国“愿意参加抗日救国事业的各党派、各团体”之中。致公党之所以受到中共的重视与肯定,主要是因为“九·一八”事变后,致公党提出了以团结抗日、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为主要内容的政纲,开展了一系列的抗日救亡运动。但是1941年12月,日军侵占香港后,在香港的中国致公党总部被迫停止活动。抗战后期,鉴于致公党在华侨中的影响和抗日的需要,中共南方局连贯、许涤新等同志抗战后期向在重庆的致公党中央干事会负责人陈其尤等人建议:中国致公党是华侨爱国力量的一个基础的组织,恢复致公党的组织活动,对华侨爱国活动具有一定的影响。抗战胜利后,1946年,陈其尤、黄鼎臣、伍觉天等人从重庆到香港后,在中共南方局的帮助和指导下,与坚持在香港工作的原致公党领导和有影响的老党员陈演生等汇合着手恢复致公党组织工作。1947年2月,致公党恢复组织的工作基本完成,并在中共的指导下,为召开致公党“三大”做好了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准备。
1947年5月,致公党在香港召开了具有重大历史转折意义的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一致决议加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致公党三大的召开始终得到中共的指导和帮助,三大通过的《政纲》强调致公党“为民族解放、国家富强、人民自由而奋斗。”“必须在普选的条件下,融合各党各派建立举国一致的联合政府。”,与1945年中共七大报告提出的“废止国民党一党专政,建立民主的联合政府”目标一致。三大通过的新党章也与中共的指导密不可分。1946年冬,中国致公党中央干事会组建了致公党广州支部,负责致公党“三大”文件起草工作。新党章起草过程中,通过中山大学的中共地下党组织吸取了《中国共产党章程》及其他一些民主党派的章程的精神。三大发表《政纲》等一系列文件,解决了致公党的革命对象、任务、性质等重大问题,完成了从旧民主主义政党向新民主主义政党的转变,也为拥护“五一口号”奠定了思想基础、组织基础和政治基础。
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发布《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后,致公党在中共华南局的方方、饶彰风、许涤新、连贯等同志的支持和帮助下,为拥护“五一口号”作了大量工作。6月9日中国致公党发表的《响应中共中央“五一”号召宣言》指出:“我们应该认识中共这个政治立场和态度是代表全国各革命阶级和一切爱国的民主阶层的。它与本党一向对国是的主张和奋斗目标也相符合”。“特为郑重宣言,完全同意中共‘五一’口号,忠诚地和全国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侨胞共同担负起这个伟大历史时期的现阶段革命的神圣的任务,使新政治协商会议早日召开,实现人民代表大会的召集,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的新中国!”。“从此,本党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成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成部分;本党继承了先烈的优良革命传统,在新的形势下又注进了新血液,为拥护中共中央的五一号召,建立人民民主政权,为祖国的富强独立而努力不懈!”
1949年9月24日,致公党首席代表陈其尤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上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实在是适合今天中国人民迫切要求的一件大事,又是中国人民历史上空前的创举。”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庄严宣告成立。陈其尤等致公党代表以及致公党元老司徒美堂在天安门城楼参加开国大典。“五一口号”提出的召开新政协、成立民主联合政府得到圆满实现。
回顾历史,我们可以清楚看到,接受中共的领导是历史的选择,也是致公党人自觉而明智的选择。正是中共的指导和帮助,致公党组织得以恢复,并且成功召开了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的“三大”,找到了自身发展和救国的正确道路,为响应“五一口号”,参加新政协和成立新中国奠定了基础。今天,我们探讨“五一口号”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一要深刻理解“五一口号”开启了民主党派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先河,这是是各民主党派自觉、明智的选择,也是历史的必然选择。二是要深刻理解“五一口号”在动员和团结各民主党派共同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建立新中国,开启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历程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奠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政协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政府的基础。三是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更加自觉地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大力传承和弘扬多党合作优良传统,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坚持和发展新型政党制度的政治定力,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