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你博

图片
跟着先烈英雄事迹学党史,感悟红色精神 ——致公党丹东市委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活动

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致公党丹东市委会根据致公党省委会和中共丹东市委统战部工作要求,各基层组织和广大党员提高政治站位,以坚定的政治自觉积极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活动。4月28日,致公党市委会组织党员参观鸭绿江断桥、志愿军公园、鸭绿江浮桥遗址开展“跟着先烈英雄事迹学党史,感悟红色精神”党史学习教育活动,重温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增进思想政治共识。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断桥紧挨着鸭绿江大桥(中朝友谊桥),是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见证。看着桥体上遗留的累累弹痕和被炸弹撕毁的桥梁钢架,就能感受到枪炮声与战机划破长空的声响仿佛就在耳边。1950年11月至1951年2月,侵朝美军飞机多次对大桥狂轰滥炸,使这座桥成为废桥。中方所剩四孔残桥保留至今,习惯上称之为“断桥”,桥身漆为浅蓝色,意喻不忘殖民统治和侵略战争、祈盼和维护世界和平。断桥上的成千上万处弹痕,至今遗留宛然,成为抗美援朝的见证。

在志愿军公园中,《志愿军》《跨过鸭绿江》《支援》《首战告捷》《和平》《生命之援》《杜鹃分外红》7组雕塑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公园内,成为最大亮点。雕塑的设计及造型,紧紧围绕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生动反映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党员们感慨地说:看到那个水壶雕塑上面布满了弹孔,感觉还是蛮震撼的,从那个弹孔上能看出来当年战争的惨烈,感受到现在的和平生活来之不易。

浮桥遗址,距鸭绿江断桥大约有五公里的燕窝碛江面上,是抗美援朝战争时期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和运送作战物资的重要通道。当年为了保证志愿军顺利入朝作战,并保证支前物资迅速及时运到朝鲜前线,志愿军工程兵某部选择这段江面上有浅滩和小岛地方,临时搭建起一座木结构列柱桥。桥建的很低,落潮时稍高出水面,涨潮时则没于水中,有较强的隐蔽性。整个战争期间,虽然也遭受过美国飞机的轰炸,但都得到及时修复。所以,除大批部队由此过江外,支前队伍和物资也多由此桥进入朝鲜前线。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浮桥废弃,桥面的木头也被江水冲走了,只剩下列柱桥墩还留存在水中。目前,浮桥遗址被列为文物保护单位,有关部门在江边处立一石碑,书有“鸭绿江浮桥”。党员们说:这既是历史的记忆,也是在提醒着我们不要忘记历史,更要珍惜今天的安宁和幸福生活。

一处处场景,再现了共产党人坚定信念、不畏牺牲、前仆后继、可歌可泣的伟大壮举,生动形象地展示了志愿军的英雄气概,展现了全国各族人民同仇敌忾、万众一心的爱国情怀,彰显了中华民族不畏强暴、维护和平的坚定决心。党员们得到了直观、深刻的党史教育,重温了那段硝烟弥漫的红色岁月,追思和学习了那些先烈、英雄们为民初心与唯真求实的精神,受到了深刻的思想政治洗礼,坚定了永远跟中国共产党走的信念,不忘合作初心,继续携手同行做新时代的追梦人。

时光荏苒,先烈们的英雄事迹永驻心间。致公党丹东市委会拉开了全市积极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活动的序幕,党员们纷纷表示,站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的关键时间节点学习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史,传承红色基因,铭记光辉历程,义不容辞。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要准确把握致公党中央、省委会和中共丹东市委统战部关于党史学习教育的目标要求,学党史、悟思想、传精神、聚共识,切实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认真履行参政党职能,为推动新时代丹东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贡献致公党员力量!  

本网站由北京凯行同创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中国致公党版权所有京ICP备100128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