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你博

图片
当前位置:首页 > 履行职责 > 参政议政 > 社情民意
建议加大对“失独家庭”的精准扶助力度

  济南市天桥区政协委员、致公党济南市天桥区总支主委、济南市天桥区爱卫办主任刘群群反映:

  “失独家庭”是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当前,“失独家庭”数量不断增长,以山东省济南市为例,据不完全统计,济南市2013年“失独家庭”约为1927户,2014年约为2142户,2015年约为2470户,平均每年以15%左右的速度增加。随着失独者逐步迈入老年行列,许多“失独家庭”正面临医疗、养老等问题。

  为解决“失独家庭”困难,各地近年来普遍建立了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主要采取特别扶助金的形式给予帮扶,并建立了特别扶助金动态增长机制,但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对于“失独家庭”来说,除经济上的救助外,还需要医疗护理、养老保障、情感抚慰、心理疏导等多方面的关怀和帮助。二是由于重视程度、工作机制等原因,“失独家庭”扶助工作还停留在普惠层面,无法满足“失独家庭”这一特殊群体的差别化需求。

  中央扶贫工作会议强调,要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重在提高脱贫攻坚成效。在此背景下,建议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凝聚工作合力,尤其加强对“失独家庭”的精准扶助力度。

  一、精准识别,综合构建扶助政策体系

  一是民政、统计、公安、卫计等部门联合进行调查摸底,掌握“失独家庭”的数量、分布、特征等基础性数据,建立完整的基础档案。二是卫计、财政、社保、民政、住建等部门分别从经济支持、生活照料、健康关怀、养老保障、精神抚慰等方面入手,研究制定针对“失独家庭”的特别扶助政策,共同构建综合性的扶助政策体系。

  二、普惠和精准扶助相结合,满足“失独家庭”差别化需求

  一是建立“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工作模式,整合政策、资金、渠道等各种资源,集约投向“失独家庭”扶助工作。二是落实好特别扶助金动态增长机制,进一步提高特别扶助金标准,加大对“失独家庭”的经济扶助力度。三是搭建“失独家庭”扶助平台,畅通沟通交流和信息交换渠道,使“失独家庭”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与医疗、养老、住房、生活照料等部门和服务机构之间精准对接,享受精准扶助;政府部门和相关机构应及时、准确了解“失独家庭”的现实需求,及时调整政策规定,调整服务方式和内容,确定和坚持“因户施策”的办法,为“失独家庭”提供精准有效服务。四是运用财政补贴、税费优惠、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失独家庭”扶助工作,探索建立失独家庭专项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制度。

  三、精准管理,形成常态化、持久化的工作机制

  一是根据“失独家庭”每年的变化,实行动态化管理,同时定期发布有关调查数据,为政策的制定和社会服务的实施提供参考。二是建立和落实政府部门间的协同工作机制,制定具体措施,细化分解和切实落实各部门的有关工作职责。

本网站由北京凯行同创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中国致公党版权所有京ICP备100128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