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你博

图片
当前位置:首页 > 履行职责 > 参政议政 > 社情民意
关于社会养老专业人才培养问题的建议

  致公党山东英才学院支部主委、山东英才学院学前教育学院院长陈文华反映: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阶段,统计预测显示,2025年我国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3亿。快速老龄化必然要求养老服务事业的迅速跟进。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建立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和发展老年服务产业。”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构建和养老服务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养老服务专业人才的培养。2013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要求:“教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民政部门要支持高等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增设养老服务相关专业和课程,扩大人才培养规模,加快培养老年医学、康复、护理、营养、心理和社会工作等方面的专门人才,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大专院校对口专业毕业生从事养老服务工作。”

  目前,在我国,“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仅出现在专科专业目录中,属于公共事业类中的公共服务专业,尚未正式列入本科目录。目前全国仅有北京、天津、重庆、湖南、山东、辽宁等近20个省市的30余所院校开设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每年培养的人才仅有千余人,人才供应远远不能满足老龄事业的发展需求。

  由于社会对养老服务专业的认识还存在误区、养老服务从业人员的工作条件和福利待遇还不够高、相关部门和部分高校养老人才培养定位不清、招生和就业优惠政策缺乏等因素的影响,养老服务专业的吸引力不强,存在招生难问题,制约了养老服务专业发展。

  为此,建议:

  一、加强社会宣传和价值观念引导,消除公众对养老服务行业的职业偏见,为养老服务专业发展营造良好氛围

  养老服务并非是很多人理解的简单的伺候老人。养老服务不仅需要丰富的专业知识、熟练的操作技能,还要富有高度的责任心和爱心。有关部门要大力加强宣传和引导,让更多的人关注养老服务事业,了解养老服务的职业特点、性质和价值,纠正认识误区,改变职业偏见,提升这一行业的认知度和美誉度。另一方面要积极改善从业人员的工作条件和各方面待遇,让养老服务业成为充满希望的行业,让从业者成为体面和受人尊敬的职业,从根本上增加养老服务行业的吸引力。

  二、建立前瞻性的科学的养老服务人才培养结构,明确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人才定位

  目前,初级层次养老护理员的职业培训已经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和扶持,但对于该行业更高层次专门人才的培养却关注不足,或者说还没有顾及到。因此建立养老服务人才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的双轨培养机制很有意义,建议政府明确全日制学历教育培养高级养老服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定位,优化人才培养结构,为高校相关专业的发展提供政策支持,以适应社会长远需求。在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同时,也为高校相关专业的发展提供保障,培养优秀师资讲解“老年学概论、老年心理学、老年医学及护理学、实用养老机构管理、康复治疗基本理论和技术、老年膳食营养、老年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护理、老年护理技术、急救护理学、老年政策法规、护理人际沟通、老年活动策划、市场营销学”等主干课程,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此外,建议在行业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出台政策法规,逐步提高该行业的服务标准,不断抬高从业门槛,用服务标准的提高倒逼全行业对于高素质专业人才的需求,真正为接受过系统培养的高素质学历人才赢得更大的发展空间,从而不断提升相关专业的招生吸引力。

  三、对相关专业给予一定政策倾斜,吸引生源

  未来的高层次养老专业人才肯定紧缺,而针对目前养老服务相关专业报考比较“冷”的现象,建议利用政策杠杆,如增加在校生生均补贴、仿照“免费师范生”模式,给予降分录取、学费减免、奖学金(助学金)优先评定、推荐就业等优惠政策,吸引更多生源,培养更多人才。

  四、提升相关院校专业实践教学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建议在考虑扩大养老服务相关人才培养规模的同时,集中资源帮助有条件的院校打造优势专业和精品课程群,不断提升国民教育在该领域的教育教学水平。

  针对养老服务专业实践教学水平不高、学生临床实习、见习机会少等问题,一方面建议各级政府设立专门资金,帮助院校增加、更新实训设施、设备,不断改善自身的实践教学条件;另一方面发挥政府职能,建设多种形式沟通平台,优化校企合作机制,推动相关专业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通过对主动接纳实习生的企业或单位给予税收优惠等方式,鼓励企业、单位参与校企合作,增加学生的实习、实践机会。

  五、完善保障措施,促进毕业生充分和高质量就业

  针对养老服务相关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实际,建议政府为养老服务机构和相关院校搭建沟通平台,举办养老服务行业专场招聘会;把就业困难的学生纳入就业见习、技能培训等就业准备活动中,为其提供全程就业服务和指导,保障毕业生充分就业。同时,站在更加广阔的人力资源背景下,建议在加快建立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和发展养老服务产业的同时,通过购买基层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岗位的方式,开发更多适合养老服务相关专业的就业岗位,吸纳更多毕业生就业。针对有自主创业意向的毕业生,建议完善税收、贷款等优惠政策,充分发挥毕业生创业基金的作用,鼓励相关专业的学生自主创业,以创业促就业。

本网站由北京凯行同创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中国致公党版权所有京ICP备100128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