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致公党青岛市委委员、山东省泰山学者、英国归侨、青岛大学物理学院副院长王乙潜教授反映:
目前,我国有8000多万残疾人,在城乡文明程度日益提高的今天,人们的出行变得越来越方便,而对残疾人来说,出行、购物等简单事情却依旧困难较大。这与城乡文明共享、社会公平发展理念不相符。
残疾人出行难,暴露了城乡发展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和不完善的地方,主要表现在:
一是各地对公共场所无障碍通道、设施以及残疾人出行工具等投入不足,无障碍设施还不健全,无障碍设施管理还不完善,为残疾人的社会化服务、规范化管理等有待提高。
二是盲道、残疾人专用停车位及卫生间被占用等问题比较突出,对非法占用残疾人设施的行为惩罚力度不够。
三是盲文公交站牌,公交、地铁等智能导盲系统,盲用手机智能软件等有待建设和研发;“断头盲道”还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市场上符合盲人出行需求的约租车、专车,还没有完全合法化。
城乡文明程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残疾人出现在公共场所的频率,残疾人出行空间是城乡文明的标尺。为此建议:
一、加大政府资金投入力度,特别是对公共场所无障碍设施的投入,解决残疾人出行难问题。同时,城乡规划、新建设项目在立项时应把无障碍设施、通道纳入规划、项目建设中,统筹兼顾落实好残疾人的社会福利和权利保障。
二是完善法规规章制度,加强和规范城乡无障碍设施管理和使用,设立专门的残疾人停车位,有效治理盲道、残疾人专用停车位及卫生间等被占用问题。对破坏、非法占用残疾人无障碍设施、通道的行为给予一定数额罚款的惩罚,保障公共场所的残疾人设施完善且不被占用,切实为残疾人提供社会化服务、规范化管理。
三是出台国家无障碍设施、通道等建筑、改造标准,建筑、改造验收时,落实和执行由残疾人参与的体验和验收程序,以增强无障碍设施、通道等的适用性、可靠性、安全性。
同时,积极协调、妥善处理好无障碍设施、通道等建设过程中可能引发的纠纷,维护各方特别是残疾人权益。
四是尽可能创造有利条件,扩大导盲犬、轮椅等的服务范围;加快盲文公交站牌,公交、地铁等智能导盲系统,盲用手机智能软件等的建设、研发、使用步伐。
五早适当放宽残疾人驾车条件,促使更多残疾人通过正常途径学习、考取驾照。同时,做好辅助装置研发、安全技术保障、驾驶员培训、交通管理等方面的配套跟进。
六是出台相关政策,借鉴香港等城市,推广无障碍公交、无障碍出租车等,促进约租车、专车合法化,允许有经济条件的家庭、在邻居同意的情况下申请户外安装家用电梯等,以方便残疾人出行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