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致公党济南市委高新区支部党员、济南高新区产业技术创新协同中心国际合作部部长沈洋,致公党济南市委办公室调研员刘晓反映:
近年来,国内不少省市纷纷聚焦创新资源集聚的国家和地区,探索采用“离岸创新”模式,吸纳海外科技人才在不脱离原有科研生态环境的条件下参与本地科技创新,为引进利用海外人才开辟了一条新渠道。
为了尽快拉长高层次、高技能人才匮乏的短板,我省积极推进人才国际化战略,实施了精准招才引智工程,开辟了引进高端人才服务“绿色通道”,也对引进使用离岸创新人才做了一定谋划,以期打造更加开放包容的引智环境和服务体系。为了尽快推动开展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工作,以一流的创新创业环境吸引海外人才来鲁创新创业,提出如下建议:
一、建设好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空间载体
一是以日照中国蓝色经济引智试验区、德州中国新能源和生物产业引智试验区、青岛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引智示范区、济南历城山东省引智综合试验区、济南济阳山东省引进台湾人才智力试验区,以及山东半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6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省内留学人员创业园、留学人员创业孵化基地等创新创业载体为依托,建设功能综合的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专门吸引各类海外高端人才来我省创新创业。二是广泛整合各渠道海外资源,以先筹建、再完善的方式,采取政府牵头、企业合作等多种模式,继续在创新要素集聚的发达国家和地区建设海外孵化器、研发机构或产业园区,使之成为我省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在海外的延伸平台,为企业搭建海外科技交流合作的桥梁。三是鼓励我省济南、青岛等市积极向中国科协争取开展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试点,依托和利用国家级海外智力服务资源,在相关政策和制度方面先行先试,打造具有引才引智、创业孵化、专业服务等功能的国际化综合性创新创业平台。
二、完善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服务体系
一是着力在海外人才引进服务机制上进行创新,探索实行“区内注册、海内外经营”的离岸创业模式,推动海外人才创新创业项目在离岸企业注册、离岸业务税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知识产权认定等方面的制度创新。二是整合现有资源,面向海外人才建设网上工作平台和实体服务平台,以线上、线下联动的形式,为海外人才来鲁创新创业提供全方位、专业化服务。三是对离岸创新创业基地、海外孵化器、海外研发中心等空间载体,在基础建设、平台建设和初期运营费用提供必要支持。通过财政资金引导,吸引社会资本联合设立创新创业投资基金、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产业发展基金等,引导创投资本投向海外人才创新创业项目。为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提供专项贷款、政策性担保等跨境融资服务。四是加强海外人才服务载体建设,培育和引进能够为海外人才开展离岸创新创业提供项目信息、创业辅导、技术培训、产业链布局等高端专业化、定制化服务的第三方服务机构,优化人才落地和服务。
三、发挥离岸创新创业基地作用招才引智
一是本着“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思路,制定优化海外人才“柔性”引进政策,探索形式灵活的人才使用机制。一方面依托海外人才创新创业基地,促成海外高端创新团队、创新人才、高新项目在我省注册落户,另一方面依托海外孵化器和研发中心,引进国外高新技术和人才,同时助推本地企业在外寻求高端技术人才和项目支撑。二是提供商务、法务、财务等服务,鼓励我省企业充分利用海外孵化器资源创新创业,设立海外研发中心或雇佣海外人才开展研发活动。三是设立专门的代理服务机构,开展招才引智系列活动,同时更大程度地发挥科技团体、学会、协会等社会组织在面向海外招才引智方面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