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致公党滨州市总支部二支部主委、滨州沪滨爱尔眼科医院院长綦跃勤反映:
现今大医院,特别是市级以上医院就诊人满为患,医务人员超负荷工作,“看病难”问题仍未得到很好解决。而县区级以下基层医院优秀医疗资源相对缺乏,使得“分级诊疗”政策未能按计划铺开实施。“多点执业”是医疗模式转变的有利趋势,不仅能够提升县区、基层医疗机构医疗水平,均衡各地医疗资源,方便老百姓就医,还能够让医生获得合理报酬。
为推进和规范医师多点执业,2014年11月,国家卫计委等五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推进和规范医师多点执业的若干意见》;2015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同意印发了《关于促进社会办医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先后制定了一系列加快推进和规范医师多点执业的意见和措施,鼓励医师到基层、边远山区、医疗资源稀缺的地区和其他有需求的医疗机构多点执业。
据了解,从全国来看,对于医生多点执业,浙江、广东两省的政策落实的比较好,政府支持的力度相对较大。2011年底,浙江省就出台了医师多点执业试行办法,规定医师不需要向原单位备案,只需到行政管理部门注册,就能去另外一到两个医疗机构执业。2015年3月,《浙江省医师多点执业实施办法》正式实施,医师只需具有执业医师资格或主治医师及以上医学专业技术资格,就可在全省其他医疗机构多点执业。 2016年4月29日,深圳出台了《市卫生计生委关于进一步推进和规范医师多点执业的通知》,医师多点执业无需第一执业医院同意,同时鼓励深圳市外的临床、口腔和中医类别的注册医师来深圳多点执业,并实行备案管理。2016年11 月 15 日,天津卫计委印发了《天津市医师区域注册暂行规定的通知》。通知中明确规定:执业注册后可以在任一设置与其执业范围相适应的诊疗科目或业务范围的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执业,在其他执业机构执业,不需要办理相关手续。
我省在2011年启动了医师多点执业试点,到2012年,试点范围扩大到全省17市和所有省(部)属医疗机构。2015年2月,我省卫计委发布促进社会办医的若干意见,取消了第一执业地点书面同意和执业地点数量限制。2016年,又出台了《山东省医师多点执业实施办法(试行)》,明确指出,第一执业地点医疗机构应支持医师多点执业,不得人为设置障碍。拟多点执业的医师,应向第一执业地点报送多点执业协议副本。
从试行状况看,我省进展缓慢,虽取消了第一执业地点书面同意,但仍然需要向第一执业地点报送多点执业协议副本,很多想多点执业的医生担心职称晋升、福利待遇等受到影响而被“吓退”。
为进一步促进社会办医的快速发展,解决非公有制医疗机构人才短缺问题,促进医师多点执业的发展,建议我省各级政府进一步放宽医师多点执业的限制,取消向第一执业地点报送多点执业协议副本等限制,让医生摆脱单一执业的“枷锁”,最大限度地发挥医疗队伍作用。同时,医师多点执业的薪酬由市场决定,多劳多得,优质服务多拿报酬,不必限制,以充分调动医生积极性,发挥医疗队伍的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