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致公党烟台市委芝罘区二支部副主委、烟台国际交流中心副主任吴俊杉反映:
近年来,各级政府涉侨部门一直非常重视加强归侨侨眷权益保护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广大归侨侨眷对政府涉侨工作的满意度也不断提高。但同时也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一是侨资企业权益保护。各涉侨部门对侨资企业的数量规模、行业分布、经营情况等没有具体、准确的统计。工商管理登记中侨资企业归类于外商投资企业,没有进行单独分类。对侨资企业情况掌握不清,导致有关工作不能更好地落到实处。
二是涉侨基础统计工作。由于基层政府侨务行政机构缺编少人,对涉侨基础性情况信息掌握不够准确和全面。比如,目前关于华侨华人数量的统计,多是由早期统计数字逐年叠加推算出来的大概数据,离实际偏差较大。近年来,投资移民、留学就业移居海外的新华侨华人数量不断增加,尚无一个部门能够统计掌握全面数据,需有关部门引起高度重视。
三是涉侨政策法规宣传。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基础上,各地相继出台相关的法规条例以及配套政策,体现了各级涉侨部门对华侨侨眷的关怀。可是这些政策尚未深入到广大侨民之心,有的海外华侨华人以及归侨侨眷不知道自己的身份定位,没有享受到祖国的政策关怀。
四是侨务部门的涉侨行政作为。归侨侨眷在遇到难处和纠纷时,一般首先会找到当地侨务主管部门,但是解决纠纷处理事故的过程中,侨务部门却心有余而力不足,因为纠纷大多涉及其他主管部门,有些要通过司法部门裁决。如果矛盾双方都是侨民,侨务部门还可以尽力调解;如果一方不涉侨,那侨务部门只能求助或转达其他相关部门,容易造成互相推诿、久拖不决的现象,从而损害政府形象,伤害归侨侨眷爱国爱乡之心。
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一、由各级工商管理及相关部门协作,尽快对侨资企业进行分类统计,各涉侨部门共享数据信息,便于在各自职能中为侨资企业提供良好服务。
二、在资金、编制等方面充实地方侨务部门力量,在人口普查工作中增设侨情普查内容,了解和掌握在外华侨、海外华人的身份、数量等情况,做好摸底统计工作,为做好归侨侨眷服务工作及对外侨民的领事保护工作提供参考及支撑。
三、引导成立归侨侨眷民间联谊组织,使其成为涉侨部门与归侨侨眷及侨商沟通的重要渠道。加强各类侨界民间组织建设,积极扶持、正确引导,使联谊组织在反映诉求、维护权益、协助侨务部门开展工作等方面发挥特有的重要作用。
四、建立侨务工作领导协调机制。以各地侨办、人大民侨外委等部门为主,其他涉侨部门及司法等相关部门协同合作,集中解决涉侨诉求,探索切实可行的妥善处理解决涉侨纠纷的工作方法和工作程序。